您现在的位置: 吴玉章基金 >> 首页 >> 终身成就奖 >> 终身成就奖获奖者 >> 正文
【颁奖词】
黄达先生,中国经济金融学界之泰山北斗。他徜徉浩淼幽深之经济金融天地,揭秘揽胜;结缘货币银行学六十五载,培育东西方两个文化平台自由漫步之英才。他博通古今、学贯东西,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现代经济学与中国实际于一炉,开创东方文化精髓引入经济金融学研究之先河,钟于斯、成于斯,终铸一代大家。他是新中国金融学教材与课程体系的主要奠基者与引领者、新中国经济学领域“综合平衡理论”的系统论证者、新中国“大金融”学科体系的主要设计者、新中国金融教育事业的主要开拓者、新中国金融理论的积极实践者与金融决策的积极参与者。
吴玉章基金委员会经广泛征求意见,决定授予黄达先生“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
【简介】
黄达,男,1925年生,天津市人。1946年就学于华北联合大学法政学院财经系。1947年至今,先后在华北联合大学(1947-1948)、华北大学(1948-1950)和中国人民大学(1950-)工作。中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首届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原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及经济学科评议组召集人。首届“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获得者(2011年),首届“中国金融研究杰出贡献荣誉奖”获得者(2012年)。现为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校务委员会名誉主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顾问,中国金融学会名誉会长。其科学研究与教学成果集中体现于1999年、2005年、2010年与2014先后出版的《黄达文集》(上、下卷)、《黄达文集(续)》、《黄达文集(再续)》(上、下卷)、《黄达文集(三续)》(上、下卷)以及2005年出版的《黄达书集》(6卷本)。
黄达是新中国金融学教材与课程体系的主要奠基者与引领者。他主编的《金融学》(原名《货币银行学》)是当前全国大专院校经济管理类核心课程的首选教材。该教材多次获得国家级优秀教材和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连续列入“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同时也是国家级精品课程。黄达是新中国经济学领域综合平衡理论体系的系统论证者。他撰写的《财政信贷综合平衡导论》(1984年),系统论证并建立了新中国财政信贷综合平衡理论体系。该著作分别于1986年、1995年和2013年获得“孙冶方经济科学著作奖”、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和第六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并入选“中国文库”。黄达是新中国“大金融”学科体系的主要设计者。世纪之交,针对经济改革与经济金融全球化对中国金融学科建设提出的新挑战与新要求,他在国内率先提出兼容宏观金融与微观金融的“大金融”学科体系建设,为完善中国金融学科体系,丰富金融学科内容做出开拓性贡献。黄达是新中国金融教育事业的主要开拓者。1950年首次走上讲台,1981年成为我国首批经济学专业博士生导师,1984年开始作为“福特项目”中方主席推动中国经济学的国际化和现代化,新世纪以来先后冠名设立“黄达—蒙代尔讲座”、“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等等,黄达长期致力于培养“能够在东西方两个文化平台上自由往返的人才”,成效卓著。黄达是新中国金融理论的积极实践者与金融决策的积极参与者。多年来,他积极参与国家金融规划和决策、金融事业的创新和发展咨询,在为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方面做出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