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吴玉章基金   >> 首页 >> 学术沙龙   >> 正文

2019年第12期(总第103期):中国城市的金融化:过程与特色

2019-11-06 08:09作者:佚名来源:本站原创

6月26日下午,吴玉章学术沙龙2019年第12期(总第103期)暨国际学术大师讲堂(第40期)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德主楼211会议室成功举行,伦敦大学学院巴特雷特规划教授(BartlettProfessor of Planning)吴缚龙作了题为《中国城市的金融化:过程与特色》的主题报告,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处副处长刘金龙教授主持本次报告会,科研处副处长郭瑜老师等我校各院系的30余名师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报告开始前,刘金龙教授向吴缚龙教授赠予了吴玉章国际学术大师讲堂荣誉证书。

随后,吴缚龙教授以其丰富的理论研究功底从四个方面进行了主题开讲,第一,主要概念;第二,政治经济学对金融化的研究,特别是从金融化的视角来做住房的金融化;第三,从资本循环、资本积累角度认识中国城市金融化;第四,中国金融化,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危机以后,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而采取的很多发展手段,这种发展手段导致发展过程中采用各种金融手段来解决因为发展危机而引起的矛盾。

吴缚龙教授指出,所谓金融化,一个比较通用的定义就是在在资本积累的时候,通过商品生产和贸易之外,利用金融手段来盈利。而在城市研究里,更广泛的定义涉及到在城市发展中体现出来的金融的角色、金融的市场、金融的行为等在城市、区层面形成的一种结构化的转化,包括对经济、企业、城市治理以及对住户;在国家层面,指利用金融规则和手段进行国家管理。吴缚龙教授列举了美国的底特律和英国地方政府,通过案例进一步阐释金融化。

对政治经济学对金融化的研究,吴缚龙教授引入了地理学家戴维哈维提出的资本循环理论,说明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金融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比如早期房地产主要是卖产品赚钱,现在则更多通过资本运作赚更多的钱,而这种循环把贷款风险不断进行放大,最终也导致了美国的次贷危机;比如英国伦敦的租赁住房经济为其主要经济支柱;比如欧洲市场资本收购廉租房,通过长期持有产权获得资本增值;比如美国地方政府利用土地税收增值的预期,到银行贷款进行土地开发等,皆是此理。这种城市发展金融化的影响便是在大型城市开发工程上,地方政府的干预能力越来越小,而投资客的话语权越来越高。

吴缚龙教授指出,在中国,不用金融化这个课题,更多讲住房商品化,且中国的住房商品化和金融危机紧密相关,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催生中国住房商品化并衍生了土地财政。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下,中国实施四万亿刺激政策,催生了大量城投公司,房地产市场达到高潮,中央政府担心发生金融风险进行调控,房地产企业便从资本市场获取资金。

吴缚龙教授认为,中国的城市发展模式是全球世界工厂下的城市发展模式。利用放权刺激地方政府,利用地方政府对土地的控制权进行土地出让,吸引资本带来就业,这样一个发展模式下,城市的土地开发和发展更多符合资本的逻辑,而不是为了建设一个的居住和生活的城市;由于金融化作为一个策略,一项战略,中国的房地产周期跟金融运作资本关系密切,包括M2货币的供给、住房贷款、土地抵押贷款、固定资产投资等等。

最后,吴缚龙教授简单总结,在国际上对城市发展的金融化已经研究的很多理论研究案例基本上是西方的,中国的资本流动性并不是特别高,土地不可以随意买卖,所以跟西方所谓的城市发展金融化也会有所不同。

参加讲座的师生分别就各自关心的问题,如“城市的金融化对我们未来的规划有什么影响”,“如何解决城市扩张中的债务循环”,“如何评价土地财政,有没有其他替代手段”“城市的发展是长期人口的变动,还是金融化的一种发展,如何把这两种效应区分出来”等,向吴教授进行了热情提问,吴教授以其专业理论素养均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最后在刘金龙教授的对讲座和问答做了简短的总结,本次报告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